5月20~22日,第九屆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學分會在北京召開,會議期間舉辦了一場醫務人員汗水主題攝影展,通過醫生的視角來看世界,同時表現鏡頭下的醫生,傳遞正能量,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與理解,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貢獻力量。
“醫如既往,感動常在”是本次影展的主題。醫患之間應該是一種相互信任,以命相托的關系。當面對疾病時,它是醫者與患者共同的敵人,兩者是并肩作戰的聯盟。由此,醫患關系應該是和諧共處的,不應該是對立沖突的。
此次影展由南丁格爾在中國總策劃倪天勇任主持,萬方醫學網的王光躍先生、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常委兼總干事姜可偉教授致歡迎辭。隨后北京協和醫院萬希潤教授作了“意外的感動”分享、福建省人民醫院陳捷教授作了“醫生的父母”的分享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王文瑾作了“關愛是醫生給病人開出的第一張處方”分享。
醫生給病人開出的第一張處方應該是關愛,這是協和醫院郎景和教授的觀點。人人需要關愛,病人是最需要關愛的群體。醫生對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淚,而是用心血。醫生每天接觸的是:病人的痛苦、呻吟、各種各樣的難過和訴說,而唯一能夠使醫生激動和慰藉的是病人痊愈出院時那淡然的一笑,因為醫生是最希望患者痊愈的人。
北京協和醫院萬希潤教授因一張“跪著手術”的照片走紅,他給大家分享了當天的故事。那位患者是一位卵巢癌患者,病情嚴重,癌細胞擴散得很廣泛,已經侵犯到腸道了。通常侵犯到腸道表面只需要切除腫瘤就可以,但這位患者的病情太深,需要切除病發的腸道。因為情況較為復雜,當時跪姿是相對順手的操作方式。萬希潤沒多考慮就跪了下來,短短數分鐘,手術順利完成。不過,他表示,“其實醫生跪著手術絕對不是常規姿勢,只是遇到這種特殊情況,為了手術順利完成而作出的醫療專業選擇。” 不過,萬希潤對媒體大肆宣傳“最美姿勢”這一現象持保留意見,他認為對這種特殊體位完成的手術(跪姿手術),正??创秃?,不要煽情。“感動來自病患的感恩之心,當病患的痊愈之后在送紅包被拒之后,老人遞給我的是病患和老伴簽署遺體捐獻協議后的紀念證,這真的是一份意外的感動。”萬希潤表示。
福建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陳捷作了“醫生的父母”的分享,講述了醫生和他們父母之間的親情互動。作為副院長和醫生,陳捷日常工作非常忙碌,因此陪父母的時間是有限的,或者說沒有時間去看父母。為了見到陳捷,他的母親帶著點心,每周二上午來醫院看出門診的陳捷,在陳捷看完一個病人等待下一個病人的抽空時間內和她聊兩句。照片中的老人,是陳捷教授的父母,也代表著千千萬萬醫生的父母。也代表著所有的醫護人員的家人,其實醫護人員對家人都是有虧欠的。這就是醫生真實生活的寫照。
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醫生王文瑾記錄的不是她自己的故事,她用鏡頭記錄下的是一個年輕麻醉醫師懷抱2歲小患者的瞬間。剛取出食道異物(一枚硬幣)的小患者在麻醉師、手術醫生和手術室護士的精心治療后,由剛進手術室時的驚嚇和不適,變成了現在的信任和依賴。據王文瑾介紹,小孩子在手術室的故事還有很多,因為小孩在被推進手術室時,大多會出現不適、哭鬧,這時醫生護士會拿出各自的安撫小孩的利器,比如手機中的動畫視頻、小游戲,各種卡通玩具,還有抱著小孩走動安撫,各種暖心的瞬間就產生了。
此次影展只是展現了醫生日常工作中很少的一部分,每一張照片的背后就是一位醫者,每一位醫者后面都有自己故事,反映出醫生的一種情懷。在醫患關系劍拔弩張的當下,讓更多的人了解醫生這個行業,看到他們的日常工作,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,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