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,各類中醫APP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,也成為資本關注的對象。那么,各類中醫APP都采用怎樣的發展路徑?中醫線上問診靠不靠譜?中醫創業又如何解決用戶活躍度低問題?中醫融資都有哪些坑?
6月24日,北京寶島婦產醫院,獨角獸工作室主辦的“2016中醫APP測評發布會——北京場”上,看中醫CEO羅峰、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、聯想之星陸剛、中醫讀經典CEO李遠清、天人中醫創始人兼CEO鄧牧、理大師創始人薛希鵬紛紛分享了他們的精彩觀點。
中醫線上問診究竟靠不靠譜?
網絡問診是移動醫療一種核心功能,但是行業內對此一直有爭議,認為網絡問診能解決的問題很少。中醫的線上問診與西醫有何不同,能否解決實際的問題成為會議上引發關注的一個熱點。
李遠清表示,中醫的線上問診一定要建立在有線下的初次見面的基礎上,這更符合醫療診治患者的本質,中醫APP做的應該是診前診后的服務,后續的問診都起源于見面的診治。
羅峰則直言中醫線上問診不靠譜。中醫和西醫不同,中醫診治更多依賴面對面經驗的判斷,而不是各種指標數據?;颊呓o出的主述可能是不科學的,所以需要望聞問切。西醫的經驗生套中醫是不對的,對于中醫來說,從問診開始,就已經進入了治療的階段,過程必須非常嚴謹,通過線上問診的方式很難達成。
薛希鵬表示,輕問診出身的春雨也在做線下診所,說明最終發展還是要介入醫療服務,醫療服務肯定是最有價值的。更多的健康管理建議,后續還是要有解決方案。中醫的網絡問診,最終也還是要落到醫療服務,解決問題的層面。
中醫類APP如何解決活躍度低問題?
醫療是低頻行為,所以醫療的APP有個很大的問題,就是活躍度很低,中醫類APP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?
羅峰坦言解決這一問題正是看中醫現在想做的事情。中醫涉及到保健的問題,已經從醫療領域進入健康領域,所以在用戶活躍度上比西醫類好一些。其實,中醫比西醫有更多方法提高用戶的粘性,關鍵就在于用戶為什么要用這款產品??粗嗅t在做一個健康衛士的系統,讓用戶每天大概了解一下身體處于什么狀態,讓關注健康變得更好玩。據他介紹,推出系統后,用戶的活躍度有了明顯的提升。
李遠清表示,用戶對健康的需求包含幾種場景,一種是生了病以后,急于康復,一種是患有長期慢性疾病,需要每天服藥。中醫如果能夠契合相對應的場景,提供更多幫助和解決方案,活躍度能夠隨之逐漸提升起來。
陸剛從投資人的角度,對活躍度提出自己的看法。他認為,活躍度只是表象之一,活躍度低并不代表商業價值小。不能否認醫療的低頻性,但不管是高活躍度,還是低活躍度,關鍵是把匹配度調動起來?;貧w到商業本質,移動互聯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,大家要解決中醫痛點問題,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移動互聯這一個手段中,要打開整個鏈條。
另外,互聯網主要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,中醫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,整體來說年紀偏大,可能跟互聯網用戶沒有很大的交集,這樣一對矛盾怎么破也是值得關注的話題。
在羅峰看來,關鍵是設定界限?,F代社會幾乎每個人都面臨亞健康的問題,把界限定義在亞健康的調理,需求的覆蓋面就會進一步擴展。也就說說,用戶并不是以年齡劃分的。
中醫融資都有哪些坑?
作為投資人的陸剛,則著重分析了移動醫療的投資邏輯。
他表示,移動醫療需要回歸商業本質??萍紕摌I帶來的泡沫可以推動試錯,移動醫療公司關鍵要成為水落石出后的那塊“石頭”。很多時候,要從商業的角度思考問題,移動互聯是提高調動效率的工具,但并不是解決痛點的萬用良藥。
資本看重的是醫療新服務。陸剛認為,中醫新服務有天然的優勢,比如中醫不依賴設備和成藥;在文化回歸和老齡化的社會背景下,群眾基礎有良好的趨勢;中醫的養生調理使得其相對高頻;擁有辯證治病的全科屬性。
不過,陸剛表示,對于創業小公司,也有可能的融資之坑。比如核心業務定位于名老中醫,名老中醫的問題在于不易擴張;疑難雜癥一般受到很大關注,但把目標放在疑難雜癥的解決上,一樣會面臨可復制性的問題,因為中醫的循證醫學和標準化相較西藥差;第三個坑在于中藥材流通,醫藥電商作為盈利手段之一是可以的,但是中藥材品控難做,對于小公司難度大、時間長,不適合作為核心業務;第四在于病案大數據,中醫特性來看,做大數據的挑戰太大;最后是養生館,養生的生意不是“醫”,跟中醫醫療服務的邏輯截然不同,投資人更關注有技術含量的,而不是養生領域。